人工智能

“金融+人工智能”寻求最优解

人工智能在金融业的应用一直备受关注。近日,由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度小满等机构联合编写的《2024年金融业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报告》发布。《报告》认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在金融业中的应用尚处于技术探索和试点应用的并行期,预计1年至2年内首批大模型增强的金融机构会进入成熟应用期,3年后将会带动金融业生成式人工智能规模化应用。

Groq芯片爆火给我国AI芯片产业发展带来的3个启示

近日,硅谷初创企业Groq推出一款全新的AI芯片,声称实现了“地表最强推理”——在Groq上运行大模型的推理速度较英伟达GPU提高10倍甚至更高。该消息一出,迅速攻占了各大科技媒体板块头条。这样的推理速度无疑是AI芯片领域的一次技术飞跃,也为国产AI芯片企业如何突围发展带来一些新启示。

全国首个5G-A规模组网示范完成

科技日报北京1月25日电,北京联通携手华为完成5G-A规模组网示范,实现北京市中心金融街、历史建筑长话大楼、大型综合性体育场北京工人体育场3个重点场景的连片覆盖。实际路测结果显示,5G-A用户下行峰值速率达到10Gbps,连续性体验超过5Gbps,并成功展示了高低频协同、室外及室内5G-A设备灵活部署,完成了裸眼3D、超高清浅压缩实时制作系统、扩展现实(XR)分离渲染等

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进高校专业课

人工智能可以自动生成视频,那电影还需要人拍么?大学的专业课是不是白学了?首款文生视频模型“Sora”发布一周,在影视行业引发热议。记者采访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已进入本市部分高校的专业课。多位影视专业教授表示,Sora暂时还不能完全替代人的工作。

AI+教育正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

中国日报4月11日电 教育部近日在京举行的数字教育集成化、智能化、国际化专项行动暨"扩优提质年"启动仪式上,对过去数字教育的发展进行了总结,并宣布了未来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新举措。

从手机功能“上新”看中国制造“新精度”

春节期间,在深圳福田的一家华为门店内,不少游客纷纷体验Mate60系列手机,他们对卫星通话等特色功能很有兴趣。自2023年下半年发售以来,以卫星通话功能为代表的诸多亮点让Mate 60系列手机点燃了消费者的购机热情,甚至“一机难求”。2024年新年伊始,深圳国际会展中心人潮涌动,手机企业

齐向东委员:深化人工智能赋能网络安全

“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深刻演变,极大改变了全球要素资源配置方式、产业发展模式和人民生活方式。”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委员说,人工智能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关键技术,正深度赋能网络安全行业,相关经营主体加速促进网络安全与人工智能的融合,助力加快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启播

中国首部文生视频AI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启播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人工智能工作室揭牌仪式23日在京举行。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出席,并与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信息科学技术学院院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戴琼海为总台人工智能工作室揭牌,和嘉宾共同为节目启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综合频道牵头策划的系列动画片《千秋诗颂》聚焦国家统编语文教材200多首诗词,依托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听媒体大

5.5G来了,你准备好了吗?

5.5G是5G到6G的过渡阶段,发挥着重要的承前启后作用。产业链上下游要做好标准、频谱、产品、应用、生态等各方面准备,让5.5G真正落地,带来更多新产品、新体验,推动行业升级,加快数智化转型。